"三不管"的老小區還有很多
宋女士告訴記者,她家的房子建于1993年,供熱的問題已經折騰好幾年了。無獨有偶,住在建設路的居民李先生也告訴記者,他家的房子建于1999年,每到供暖季,整棟樓西戶的居民家里都不熱。
自正式供熱以來,本報"問暖熱線"就接到不少這種散戶老小區的居民投訴暖氣不熱、但又無人管理的問題。據了解,這種沒有物業和開發商的老式小區在濟南不在少數。
"產權單位早就撤離,不管了。物業更不管,他們只負責收水電費,根本不管供熱的事。但我們交了采暖費,卻享受不到集中供暖,總該有個說法吧?"住在百花小區(論壇新聞)的蔣先生說出了很多老小區居民的心聲。
樓內立管期待明確誰來管
"目前,與產權單位、物業俱全的新建小區相比,散戶供熱管理確實是空白,出了問題很難找到人負責。"供熱部門有關人士透露,遇到這類問題,有些供熱公司會派技術人員入戶檢修,盡管這不是供熱公司的責任。"為了避免這種管理上的漏洞,供熱公司應和每家每戶簽訂供熱合同。當然,具體怎么簽,還需要相關部門對責任進行界定。"該人士說。
供熱部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市供暖法規中,還沒有明確規定規劃紅線到居民家中立管部分的維修責任。在一些有物業的小區,有的物業比較負責,就會義務幫助檢修,但也有一些物業不作為。"這也沒有辦法,因為沒有明確規定。目前的供熱、物業等相關條例并不完善。"該人士說,不單供熱,供水、供氣的樓內立管責任都不明確,這還需要相關條例進一步完善。
該人士建議,散戶居民遇到樓內立管有問題,可向供熱公司申請有償服務,供熱公司一般都會收個成本費。但供熱公司畢竟人手有限,能不能前往維修也是個問題。
鄰居家都熱了唯獨自己家不熱
住在千佛山東路某居民小區的宋女士昨天致電本報"問暖熱線","我住在2樓,四周鄰居們都熱了,只有我家里不熱。"宋女士說,她也放了氣,也找了專業人士檢查,就是不知道啥原因。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宋女士家。經檢查發現,宋女士家只有衛生間和客廳里的一組暖氣片是熱的,其他都是溫乎或者冰涼。"我去找了供熱公司,他們說只負責小區紅線外的管網,如果是自己樓道內的管網有問題,應該找產權單位和物業。"宋女士說,她家這套房子原先是一個單位宿舍,沒有物業,單位也早就沒了,更不知道到哪里找開發商。
無奈之下,宋女士去大街上找了一個施工隊,希望找出暖氣不熱的原因。"疏通一個暖氣片需要80元,當時疏通之后暖氣片就熱了,但第二天又涼了。"宋女士說,她托人找關系才找來一個"懂行"的人,說是暖氣片沒有問題,應該是樓內立管有損壞或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