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庭裝修后,發現暖氣片很熱但是屋里不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實就是暖氣片組數選擇少了。那么到底選擇多少組好呢,這里給大家一個參考算法:
1.算面積:計算臥室、起居室、衛生間等面積,作為測算的基礎數據。
2.算瓦數(W):“W”(瓦)是暖氣的供暖量,多大“W”可以溫暖多大面積的房間有計算依據,我們可根據以下民用建筑供暖熱指標測算參考數據,來計算出應購暖氣的數量。住宅45- 70,辦公室、學校40-80,醫院、幼兒園65-80,單層住宅80-105,食堂、餐廳115-140暖氣片十大品牌金旗艦暖氣片,一線明星代言,暖通O2O第一品牌。
(單位:W/平方米)。
以上僅為理論數值,實際生活中可能還會有所變化。一般情況下,把邊、陰面、頂樓、底樓要冷一些,在計算供暖量的時候要考慮富裕量。可再適當加上10%~20%作為富裕量,以免暖氣在冷天時熱量不夠。供熱不足也要適量增加。
3.算片數:當需要的總瓦數計算出來后,就可以換算出需要購買暖氣的片數,進而可以計算出需要購買暖氣的組數。(購買暖氣都有散熱功率的)。
4.安裝注意不要影響暖氣的散熱空氣對流
5.實例計算 20平米客廳(陰面) 按照住宅熱值中間值60w/平 暖氣選用75*75/400的柱形銅鋁暖氣(散熱功率107w/柱)
暖氣組數n=20*60*1.2/107=13.45 取整數14柱
如果選用75*75/1600的柱形銅鋁暖氣(散熱功率366w/柱)
暖氣組數n=20*60*1.2/366=3.9 取整數4柱。
如何計算確定自家各個房間所需暖氣片的數量
如何計算確定自家各個房間所需暖氣片的數量
近一段時間很多的網友通過各種渠道(電話、QQ、msn、Email)咨詢我購買暖氣的數量,幾乎第一句話就是:“你家暖氣怎么賣?多少錢一組?稍微在市場上轉了轉的是這么說的:你家暖氣一片能管多大面積?”
要知道這么問是很不科學的,為何這么說呢?因為確實暖氣最終裝到家里面是按照組來計算的,但是是要按照片來換算的。
首先暖氣片作為散熱元件,影響暖氣片散熱的因素很多,比如進水溫度、管道水流的循環等等,也就是說同樣的暖氣片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下散出的熱量是不一樣的。在一個即便是暖氣片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中在不同的室內也有不一樣的效果,首先影響室內暖氣片使用的因素有:地區、房屋保溫、朝向、窗戶、樓層、房高、個人對冷暖的要求、暖氣安裝的接口方式、功能等等。
先說不同的地區,北京和沈陽同樣的房子肯定沈陽的暖氣片用量要多,那么湖南的暖氣片用量肯定比北京要少,這就是地區差異。房屋的保溫:現在的新樓大都有墻體保溫、雙層玻璃的密封窗戶,而有很多以前的住宅根本沒有墻體保溫,玻璃絕大部分是普通單層玻璃窗戶,對于保溫好的住宅就會有住戶說太熱了,其實不是開發商多裝了也不是市政供熱的溫度高,是人家的保溫好密封好。而一些老樓為什么效果不如新樓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不同的住宅用同樣的暖氣片也是不一樣的。
另外暖氣的安裝時的接口方式也會影響到他的散熱量。
那么消費者就沒有自己選擇暖氣片的尺度了嗎?有! 就是散熱量,每一種暖氣片都會有它的“散熱量”也就是它的“功率”。一般保溫條件好的樓房的話一平米需要60w的熱量就差不多了,而像平房的話一平米需要100W的熱量。所以選
擇的話一般在每平米70~80W之間的比較通用。要注意的是暖氣片標注的散熱量都是在標準工況下(進水溫度95°出水溫度70°)一般的熱源話是很難達到的(一般的市政供水溫度到戶的話在55度~85度之間,也就是所說的國家最低供暖標準16度)這就需要消費者自己多注意了,如果你的暖氣片進水溫度比較低只有55°那怎么辦呢?你如果選擇的暖氣片每片的標準散熱量是110W,你的屋子需要每平米70w的熱量。那么就用以下的公式:你需要的暖氣片的用量=房屋面積*70/110*(55/95),另外一種算法就是:你家所需暖氣片的用量=房間面積/(散熱器的單片散熱量/70-80W), 當然這個公式也不科學,但是比較接近實際值,因為計算暖氣片的用量可是非常之麻煩的。
注意事項:
集中供暖陽面(有保溫層):70—80 W/㎡。
集中供暖(有保溫層)陰面、低層、頂層、端頭戶、郊區、平房等與采暖相關的不利因素,須適當加上20%—30%的散熱量。以免暖氣在冷天時熱量不夠。消費者根據自己房屋的用途,再用自己房屋的面積乘以以上每平方米的“W”(該房間需要的供熱量)等于此房間需要的總散熱量。
一般情況下,出售的都標有“ W ”。由于實際生活中變化差距較大,在估算是,應考慮樓房或平房、頂層或底層、把邊或中間、北房或南房、墻體保溫性等因素。 還有一點就是:
房子的保暖性好壞,主要取決于墻體、窗、頂以及地的保溫層。房子的墻體保溫做法主要有兩種:外保溫和內保溫。
外墻體保溫是指在垂直外墻的外表面上建造保溫層。該外墻即為外保溫墻的基底,用磚石或者混凝土建造,必須滿足建筑物的力學穩定性的要求,能承受垂直荷載,風荷載,并能經受撞擊而保證安全使用,還應該使被覆的保溫層和裝修層得以牢固。
在進行外保溫后,由于內部的實墻體是一個大的蓄熱體,使室內能夠蓄存更多的熱量,使太陽輻射熱、人體散熱、家用電器及炊事散熱等因素產生的“自由熱”得到較好的利用,有利于節能。
目前,部分節能建筑墻體采用了內保溫,而內保溫的基本做法是在實墻體內做保溫層,并在比較松軟的保溫層上,再罩一層紙面石膏板,其他板材或做上抹面,形成硬質面層,內保溫層的做法因蓄熱性能變化而升溫都比外保溫快一些。 一般來說,內保溫受室內天花板、墻體結構等影響,需要多處斷開,并可能受裝修破壞,效果不如外保溫。外保溫效果雖好,但對保溫材料要求苛刻,除非開發商犧牲利益選用優質材料,否則免不了出現外保溫開裂,形成冷橋以及滲水等類似的問題。
如果你購買的住房有外墻保溫,特別是外墻體保溫,是實現第一步節能的建筑。在選擇散熱器的時候,熱負荷計算可以相應減少30%,即從80W/m2降至60W/m2。實現第二步節能要求的建筑,平方熱指數又降至50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