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頻頻傳來去產能和環保整改“捷報”! 近些年產能過剩、制造業“疲軟”、物價高漲、重污染天氣頻發,企業紛紛“外逃”,因去產能、環保整改,大批實體企業限產、關停!由此引發的失業潮正在逐漸席卷每個城市!

在兩會期間,中央環保督查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目前,第三批中央環保督查正在進行。2017年完成環保督查各省份全覆蓋:4月起將對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貴州、四川、山西、山東、天津、海南、遼寧、吉林、浙江、上海、福建等15個省進行督察。
今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湖南,開展對省委、省政府為期3個月的環保督察,同時督察還將下沉到3個左右的地級市。
對于環境問題突出的地方,環保部還將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回頭看”,逐步構建以中央環保督查為主,地市環保督查為基礎,以專項督查和“回頭看”為輔的全方位、系統化的全方位督查體系。

我們先來看看環保督查第一季度的部分戰績
北京:1200多家企業停產限產。
廣東:佛山53間無證無照企業被取締,順德區一共刑拘了6人,31人被帶走調查,35家鑄造及鋼鐵企業149座中頻爐被端。
成都:關閉377家、搬遷140 家、簽訂搬遷協議54家、斷電1631家?!鞍凑沼媱?,2577家‘三無’企業下月將全部關閉?!?
廣西桂林:督察組查處千家洞保護區違建水電項目解網停電、停業整頓,共計罰款37萬元,桂林市、灌陽縣相關部門有32人被問責,其中行政記大過1人、記過3人、警告17人,警示約談1人,誡勉談話10人。
唐山:2月16日很多企業老板已經獲悉下午兩點暗訪組開始行動的消息。各企業嚴格執行停限產,方案廠門口張貼,同時確保達標排放,確保不出問題。
福建:溪美查封24家煉銅煉鋁加工廠,侖蒼拆除土煉拋光廠7家、“三無”廠2家,英都拆除5家高污染熔爐小作坊、2家無證石材加工點、1家非法拋光廠。
山東:“十二五”期間淘汰鑄造及相關80多家企業。
湖南:取締50座中(工)頻爐,涉及產能275萬噸。

歷史可能重演
此刻不禁讓人想起了90年代的下崗潮。90年代是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全國合計有3300多萬人,幾乎席卷中國的每一個城市、縣城。當時的國有企業也面臨毀滅性打擊,全國各地到處是倒灶的企業,而浴火重生的企業應該說也有,但數量卻是少之又少。當時青島以“五朵金花”的國有企業壯大成為當時的明星。而東北由于大量工人下崗成為災難的重災區。如今,歷史可能重演,或將再度迎來一輪下崗失業的潮水,只是對象與上次不同了,這次面臨失業的將是大批私營企業的普通工人階層。
或將迎來新一輪下崗失業潮
▲案例一:河北省未來三年淘汰落后產能預計會有58萬工人需要下崗失業。
▲案例二:廣東、浙江二省勞動密集型產業機器換人現在每年減少工人35萬人。
▲案例三:由于外需不振,出口受阻,今年制造業因此流失工作崗位達300多萬個。
環保整改,取締“小散亂污”, 淘汰落后產能,大批工人將面臨失業;工礦業不景氣,又遇物價不斷上漲,人工成本高,可以生產的中小民營企業養人難,市場多變,很多有單不敢接,再就業難上加難;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路“越來越窄”,機器代替人工成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中小企業被關停,失業后還可能遭遇國企員工“搶飯碗”,最近兩年,高度依賴國企的東北地區陷入衰退,失業夢魘再次籠罩在職工頭上。有個朋友在國企的鑄造廠做技術,幾年前工資六七千,在當地算高收入,現在月入兩三千塊錢,還是幾月一發。在的遼寧,待產停薪很普遍,GDP增長全國墊底也毫不意外。
大企業降薪,小企業整改,有行業同仁表示:還沒從延遲退休的打擊中緩過神來,又來一波失業潮!開放二胎不敢生,限制房價買不起,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失業潮來臨,飯碗丟了怎么辦?
90年代“第一輪下崗潮”到來時,由于此前無先例,又沒有經驗可資借鑒;加上當時國家經濟本就非常困難,面對眾多下崗工人及其困難家庭,政府和企業均表現得無能為力。
如今,不同于90年代,中國制造逐漸走向國際,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再就業培訓應該得到重視,但指望中小企業本身做再就業培訓已經不現實了,中小企業沒有抗風險能力,經過環保整改,本身就會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自身難保,誰還會顧及普通員工?
希望相關部門不要袖手旁觀,給予一定的再就業培訓資金補助,或者對于那些面臨失業和已經失業的人員,由政府和大企業合作,根據勞務市場需求預測及職工再就業意向,抓好、抓實各類技能培訓。給失業的工人增加現就業所必須的勇氣和信心,這也是對工人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以及人文關懷。
就業是老百姓最大的民生,當就業成為問題,社會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后果不堪設想!我們想要綠水青山,但我們更想要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