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設置溫度
根據實際需求調節
不同的房間功能對溫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臥室在睡眠期間,人體處于休息狀態,新陳代謝減緩,并不需要很高的溫度,將電鍋爐溫度設置在 18 - 20℃左右就可以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而客廳作為日常活動空間,可以設置在 20 - 22℃。這樣根據實際使用場景和需求來調節溫度,能夠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在白天家中無人或者夜間休息時,可以適當降低電鍋爐的出水溫度。一般來說,將溫度降低 3 - 5℃,能在不影響舒適度的前提下,節省一定的電量。例如,原來設定溫度為 22℃,無人時降低到 17 - 19℃,等到有人活動前再提前升溫即可。
利用智能溫控系統
如果電鍋爐配備了智能溫控設備,要充分利用起來。通過智能溫控器,可以根據時間和室內外溫度自動調節電鍋爐的運行狀態。比如,當室外溫度升高時,智能溫控器會自動降低電鍋爐的輸出功率,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室內需要補充的熱量會減少。一些先進的智能溫控系統還可以與手機 APP 連接,用戶可以在手機上遠程控制電鍋爐的溫度設置,方便又節能。
二、優化房屋保溫性能
檢查門窗密封性
門窗是房屋熱量散失的主要通道之一。檢查門窗的密封情況,如果發現有縫隙,可以使用密封膠條或者密封膠進行密封。例如,在窗戶的邊緣貼上防風密封膠條,能夠有效阻擋冷空氣進入室內。對于老舊的門窗,這種簡單的處理方式可以顯著減少熱量損失,降低電鍋爐的工作負荷。
安裝雙層玻璃或者斷橋鋁門窗也是提高保溫性能的好方法。雙層玻璃中間有空氣層,可以起到隔熱的作用,與普通單層玻璃相比,能減少大量的熱量傳遞。斷橋鋁門窗的隔熱性能更好,它在鋁合金窗框中加入了隔熱條,進一步阻止熱量的傳導,讓室內的熱量更難散發出去。
墻體保溫措施
對于沒有保溫層的房屋外墻,可以考慮增加外墻保溫材料。常見的有聚苯乙烯泡沫板(EPS)和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這些保溫材料能夠有效降低墻體的導熱系數,減少熱量通過墻體的散失。例如,在北方一些自建房中,在墻體外側安裝 5 - 10 厘米厚的 EPS 保溫板后,室內的保暖效果明顯提升,電鍋爐的能耗也相應降低。
室內也可以使用保溫窗簾。在夜間或者不需要陽光照射的時候,拉上保溫窗簾能夠減少熱量通過窗戶散失。保溫窗簾一般采用多層結構,有隔熱、保溫的材料,能起到類似墻體保溫的效果。
三、正確使用熱水功能
避免頻繁熱水取用
電鍋爐如果有提供生活熱水功能,頻繁地少量取用熱水會導致電鍋爐頻繁啟動加熱,這會消耗大量的電能。盡量集中使用熱水,例如,在洗澡時將需要的熱水量一次性放好,而不是一會兒開一會兒關熱水龍頭。如果多人需要使用熱水,最好依次連續使用,減少電鍋爐的啟停次數。
合理調節熱水溫度
把生活熱水溫度設置在合適的范圍內,一般 40 - 45℃就可以滿足大多數家庭的洗漱、沐浴需求。如果將熱水溫度設置過高,電鍋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加熱水,而且還可能存在燙傷的風險。
四、定期維護與保養
清理水垢
電鍋爐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內部的加熱元件上可能會結水垢。水垢的存在會影響電鍋爐的導熱性能,使電鍋爐的加熱效率降低。根據水質情況,定期對電鍋爐進行除垢。例如,在水質較硬的地區,可以每 3 - 6 個月進行一次除垢。可以使用專業的除垢劑,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或者請專業的維修人員來清理。清理水垢后,電鍋爐的加熱效率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從而節省能源。
檢查設備運行狀態
定期檢查電鍋爐的各個部件,如水泵、閥門、傳感器等。確保水泵正常運轉,能夠將熱水有效地循環到各個房間。如果水泵出現故障,熱水循環不暢,會影響供暖效果,電鍋爐可能會一直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來試圖達到設定溫度。同時,檢查傳感器的準確性,傳感器如果出現偏差,可能會導致電鍋爐錯誤地調節溫度,浪費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