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業內人士都知道,空氣能熱泵和地暖管才是完美匹配,但因為用戶實際很多都是用的暖氣片,因此不得不考慮空氣能熱泵+暖氣片的設計。
那實際應用中,空氣能熱泵應該匹配多少片暖氣片呢?有沒有計算依據和計算公式?下面鋼制暖氣片廠家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可以憑經驗直接增加片數嗎?
之前有人問:只要空氣能熱泵能保證60±3℃大溫差范圍可以正常工作的熱泵主機,直接改裝現有用散熱片采暖的家庭就可以了嗎?
這個問題當時直接就被有經驗的工程師否定了。
假如原來散熱片是配壁掛爐、按95℃供水/75℃回水房間溫度按20℃選型設計的,其轉化系數是1.01,熱源用熱泵替代后,如按55℃供水/50℃回水,房間溫度按20℃設計,對應轉化系數是0.43!也就是說,需要增加約60%的散熱片。
那是不是就增加60%的散熱片呢?
當然也不是。如果加的片數多了,增加成本和多占面積。而如果加少了,房間溫度還是上不去,滿足不了用戶對溫度的要求。
片數=采暖負荷/標準散熱量*片比系數
暖氣片在不同的水溫下,散熱能力是不同的,其散熱能力和平均水溫有關,是一個復雜的函數關系。熱泵商學院講師安建新分享了計算公式:所需片數=采暖負荷/標準散熱量*片比系數。
隨著平均水溫的降低,暖氣片的散熱能力明顯下降,所需暖氣片的片數也要隨之增多:當散熱器水溫從95/70℃降到75/50℃時,所需片數增加了70%;當降到45/40℃時,所需片數增加到了3.6倍。
當熱源換成空氣源熱泵產品后,出回水溫度降低到45/40℃,片比系數是95/70的3.6倍,可以直接用10片*3.6計算出需要暖氣片的片數為36片,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上26片。
由于暖氣片計算忽略了修正系數,加之計算時取得是數據的整值以及片比系數的放大作用,直接用片比系數的倍數來估算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
另外,使用本公式得到比較準確的數值,前提還有計算獲得相對準確的采暖熱負荷。如果要想得到比較準確的數值,最好是采用公式來計算,即1200/129*3.6≈33.5片,也就是說,要達到用戶需要室內溫度,還需要再增加24片暖氣片。
不同進回水溫度暖氣片片比系數相差很大,因此準確計算房間負荷是計算暖氣片片數的前提。而且,不同散熱器的片比系數不一定相同,這個需要平時的經驗積累。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單管串聯暖氣片采暖系統,越靠后平均水溫越低,同樣的負荷所需的片數也就越多。另外,地暖中如果需要設置散熱器時,請參照地暖的設計水溫對暖氣片進行計算,切不可直接套用。
暖氣片網作為中國暖氣片行業的綜合門戶網站,主要為暖氣片企業,提供關于鋼制 ,銅鋁,衛浴,板式,鑄鐵等采暖散熱器方面為主體的資訊及供求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