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膜采暖
電熱膜的組成原理
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系統是以電力為能源,以純電阻為發熱體,將熱量以遠紅外熱的形式向室內供暖。他由聚酯膜、導電銀漿、導電碳漿、金屬載流條等組成。作為該系統主體的電熱膜是,一種通電后能發熱的半透明聚酯膜,具有耐高溫、耐潮濕、承受溫度范圍廣、高韌度、低收縮率、運行安全、便于運輸等諸多優良特性。遠紅外熱首先加熱室內密實物體,然后物體再將熱量傳給空氣,室內空氣溫度升高滯后于人體溫度,減少了環境對人體的冷輻射,所以其綜合效果優于傳統的對流供熱。地面采暖地面采暖是將整個地面作為低溫輻射采暖源的取暖方式,具有其它采暖方式不可比擬的優點,被一致認為是最科學合理,最舒適健康,最經濟節能的采暖方式。下熱上涼符合古人暖足寒頭的中醫保健理論,是其它采暖方式所無法相比的,是一種對房間微氣候進行調節的高效采暖系統。
電熱膜的采暖原理
低溫輻射電熱膜是一種通電后能發熱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導電的特制油墨、金屬載流條經印刷、熱壓在兩層絕緣聚脂薄膜間制成的一種特殊的加熱產品。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是一種電熱輻射供暖方式,它以電力為能源,以電熱膜為發熱體,將大部分熱量以輻射形式送入房間,使墻壁、家具升溫,然后再通過對流換熱加熱室內空氣,并通過獨立的溫控裝置使其具有恒溫可調、經濟舒適等特點。可安裝在天棚中、墻裙內或地板下面。為了更大的發揮電熱膜利用效率,要求在電熱膜與樓板和墻體之間用隔熱材料隔熱保溫,防止熱量向外散失。每個房間的電熱膜連成一個單元回路,由一個溫控器控制,溫控器可以設定工作時間及房間取暖溫度,使電熱膜在設定的時間內自動根據房間溫度狀況工作或斷開。當房間溫度達到溫控器設定的溫度時,電熱膜停止工作,達到節能目的。
電熱膜采暖主要有兩種方式,即輻射和傳導原理。
傳導原理,從物理學講,熱的傳導必須有冷、熱物體的直接接觸或通過中間介質才能進行,這樣溫度高的物體表面溫度會降低,溫度低的物體表面溫度會升高,我們的電熱膜發熱溫度通過測試得知,為35℃左右,我們可以近似認為電熱膜為熱源;地板的表面溫度為室內溫度,可以認為是冷源,而我們的電熱膜和地板是完全接觸的,這樣就產生了傳導的方式,地熱膜通過加載220V電壓來提供足夠的能量,地板的表面溫度會持續的上升,直至達到35℃,達到動態的平衡。當我們走在地板上時,就會感覺到地板也是熱的。
熱輻射原理,從物理學講,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和電子組成的,當原了內部的電子受激振動時,就會產生交替變化的電場和磁場,發出電磁波向空間傳播,這就是輻射。激發的方法不同,所產生的電磁波波長就不相同,它們投射到物體上的效應也不同,如果是自身溫度或熱運動的原因而激發產生的電磁波就稱為熱輻射。熱輻射不需要物質的接觸即可進行熱量傳遞,就像太陽能夠穿越遼闊的太空向地面輻射一樣。但輻射換熱過程卻伴隨著能量形式的兩次轉化,即物體一部分內能(如電能)轉化為電磁波發射出去,當電磁波能射到另一物體表面而被子吸收時,電磁波能又轉化為內能(如熱能)。那么電熱膜首先加熱室內密實物體,然后物體再將熱量傳給空氣,室內空氣溫度升高滯后于人體溫度,減少了環境對人體的冷輻射,所以人在有電熱膜加熱的房間內會有16℃很舒服的感覺,而沒有冷意。
電熱膜就是遵循這兩個原理實現供暖的。首先把電能接入電熱膜,電流通過銅(銀)載流體使石墨發熱,通過地板進行熱傳導,并不斷向外發射電磁波。當電磁波射到人體或物體后,被物體表現吸收,將電磁波能轉化為熱能,使人體感到溫暖。就像嚴寒的冬天,我們站在冰天雪地的室外,當太陽照射在我們的身體上卻一點兒也不感到外界的寒冷,更何況我們站在熱源的地板上,又有電熱膜的輻射熱量,我們的舒適程度可向而知。電熱膜的供暖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而完成一個舒適的過程。
電熱膜低溫輻射采暖系統的主要設備是電熱膜和溫控器。電熱膜結構為兩層聚脂薄膜,中間熱壓上很多條特制導電油墨線(電阻線),再用兩條銀色金屬載流條將油墨線并聯后引出。將電熱膜鋪設在地表面或者在房間頂棚石膏板吊頂內,也可以鋪設在墻體表面,通過絕緣導線與安裝在墻面上的溫控器相連,并以此控制電源的通斷,實現室內溫度分室自由調控,恒溫舒適。溫控器是安裝于電燈開關旁邊的一個自動控溫器件,安裝在暗配86接線盒上,內附(或外帶)溫度傳感器,設有溫度刻度,可隨意調控室溫,有的還可以用數字編程,分時段控制溫度,可把一天分成六個時段,7天作一次循環,自動調整室內溫度;長期外出時還可以設置0~99天的低溫防凍期,把室溫定在6℃,可在預定回家時刻,提前把室溫提高到舒適溫度。有的溫控器還可電話遙控。
電熱膜采暖組成原理
??2016-01-18 閱讀:687
免責聲明:
本站部份內容系網友自發上傳與轉載,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