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室內開始采暖,因火氣大、咽喉炎而到醫院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多。當您感覺頭暈、鼻子發干、心情煩躁或者長口瘡時,這就是上火了。
一進入冬季采暖期,人們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封閉的空間加上持續供暖,這種又干又熱的室內環境對身體危害會非常大。長時間處在燥熱的環境里,人會受到燥熱侵害而誘發各種上火癥狀。比如,常感覺頭暈、口鼻發干、眼睛充血、心情煩躁,有的人還會出現口臭、長口瘡、流鼻血、便秘等。
有研究表明,人體適宜的環境濕度是45%~65%,而冬季供暖期間的家里濕度一般只有15%,特別是在中央空調的環境中濕度甚至比家里更低,這種非常千燥的環境會給人體的黏膜組織帶來不利影響。讓暖氣房里的干燥狀況改善最直接的辦法是人工加濕,如在室內放一個水盆,在暖氣上面放濕毛巾,或者在地面噴灑水等,還可以用加濕器給屋里加濕。
從中醫角度說,冬季天氣干燥,燥邪較盛,加之采暖會增加室內的溫度和燥氣,使人體內燥熱蓄積化火,而廣大老年人大多身有舊病,有些舊病雖然本身與季節關系不大,但卻很可能在體內燥熱較盛的時候因為上火、感冒等小問題而導致舊病的發作。因此,必須注意防燥去火。在日常飲食上應忌食大蒜、胡椒、荔枝、辣椒、兒椒、桂圓、鯽魚、狗肉、炒瓜子、炒花生、人參、阿膠等溫熱性食物和藥物,上火后要忌飲白酒。同時,已經出現早期上火癥狀者,可對癥選擇一些中成藥去火。從臨床上看,冬季供暖期誘發的上火主要有以下4種。
肺火癥狀有流鼻血、鼻腔中烘熱,或伴有鼻中發臭、呼吸粗重、胸中煩熱、咽喉發干且腫痛、鼻上生瘡、大便明顯干燥等。對癥中成藥有:梔子金花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下。
心火癥狀釘舌頭顏色赤紅,甚至長潰瘍,腫痛;或伴有心中煩熱、失眠、口渴喜飲、臉發紅、小便黃、小便時刺痛等。對癥中成藥有:黃連上清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
胃火癥狀有牙痛、牙齦紅腫,或伴有牙齦出血、面赤發熱、咽痛、口臭、胃中灼熱、口渴喜飲、大便秘結等。對癥中成藥有:牛黃清胃丸,每次6克,每日1—2次;或三黃片,每次4片,每日2~3次。
肝火癥狀有雙目發脹、紅腫赤痛,或伴有頭暈脹痛、眼屎增多、面紅身熱、晨起后口苦、急躁易怒、脅下竄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等。對癥中成藥有:清心明目上清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或遵醫囑服用龍膽瀉肝丸。
冬季采暖誘發4種內火去火方
??2016-01-12 閱讀:363
免責聲明:
本站部份內容系網友自發上傳與轉載,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