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病”帶來的危害,小到“嘴唇干裂、咽干聲嘶、皮膚瘙癢、鼻出血”等輕微癥狀,大到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病癥,無一不提醒我們,暖氣既是“朋友”又是“敵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學會和它“和平共處”。
冬季,人的皮膚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癢,來了暖氣后,室內溫度較高,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老年人皮膚瘙癢,不當抓撓還會造成濕疹。
怎樣才能減少患上“暖氣病”的幾率?
1、室溫不超過22攝氏度,18—22攝氏度最適宜。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另一方面也避免室內太干。冬天室溫稍微低點對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表明,室溫在15—20攝氏度(17攝氏度最佳)時,腦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最高。
2、每天要保證2000毫升的飲水量,還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皮膚較干的人,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胡蘿卜、牛奶、小白菜、茴香、菠菜、動物肝臟等。此外,冬天不宜洗澡太勤,一般每周一兩次即可,而且水溫不要太高,盡量不用肥皂,洗澡后應涂抹甘油、白凡士林等油脂較多的護膚品。
3、暖氣片上放盆水 空氣中相對濕度在45%—65%時,人體感到最舒適。
4、每天通風半小時 最佳時間段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開窗通風半小時左右。
本文來源:http://www.12580ba.com/news/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