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冬季采暖的場所氣溫控制在16℃~24℃。冬季室內空氣溫度為18℃時,50%坐著的人感到冷;溫度低于12℃時,80%坐著的人感到冷,而且有人冷的難受,不能堅持久坐,活動著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冷,室內可居住性很差,有損健康。衛生學將12℃作為建筑熱環境的下限。
按照華北地區的實際情況,供暖溫度達到17℃左右比較合適。17℃是北京春季4月底5月處各種花卉依次開放的時期,北京春天一些花卉的始花日臨界溫度各不相同。迎春花是7℃、山桃、連翹花是8℃、玉蘭花10℃、丁香13℃開、芍藥、月季 19℃。可見17℃是保證多數花卉經過爛漫后的溫度值 。這個溫度的季節是華北地區最適中、最舒適不冷不熱的黃金季節,對人體也是最舒適的季節。
氣象上把平均氣溫10-22℃之間定位于春季,10-22℃平均值是16℃,所以17℃接近理論值,代表著春天的溫度。如果供熱溫度高到22℃以上,溫度如夏,則冬季供暖溫度太高,會使得室內空氣異常干燥,燥熱環境會傷害人體內部的溫濕環境,傷害人的體液、津氣。使得人感覺干澀。如果供熱溫度低到10℃以下,感覺不到溫暖,冷似冬天,自然不是供熱的基本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