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設施改造一直是個大難題,尤其是單元閥至樓道的供暖設施,很多損壞嚴重,居民、熱企、物業都不愿出錢。熱企認為該段供暖設施產權不歸熱企,物業認為供暖設施應該由熱企管理維護。不少市民建議省城借鑒外地該段設施產權歸居民、管理權歸熱企的做法,避免相互“踢皮球”。
家住七里山南村的徐先生反映,樓道里供暖管道保溫層壞了,幾米長的供暖管道上面沒有保溫層,一直沒人修。“沒有保溫層,很多熱量白白散掉了。”徐先生把情況向熱電公司反映,熱電公司表示“供暖管網過保修期了。供暖管網產權歸小區業主。”樓道里的供暖管網要維修只能由居民掏錢,對此,徐先生很是不滿。
“供暖設施維修,居民和物業都推到熱企身上,但從產權上看并不屬于熱企。”19日,省城一熱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老舊小區供暖設施經常出問題,由于缺乏明確規定,誰來負責維修經常鬧糾紛。
據介紹,按照濟南市供熱管理條例的規定,供熱界限以入戶總儀表為準,以外的由供熱單位負責,以內的由房屋產權人負責。入戶總儀表一般都在小區外或者換熱站。省城一家熱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青島等城市對樓道內供暖設施管理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做法。“單元閥一直到居民家的供暖設施產權是業主的,不過管理權歸熱企所有。”對于這些供暖設施的損壞,熱企會負責維修,“雖然沒有人工費,但是業主要負責耗材費用。”青島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居民將樓道和室內供暖設施委托熱企管理,存在著很大的可操作性。”省城一熱企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費用還是個難題。樓道內供暖設施改造,居民要出一部分費用,“怎么協調居民改造,讓居民出錢,這是個大問題。”“樓道內的供暖設施讓熱企來承擔也很不現實。另外,很多小區由于供暖管網陳舊,單元閥到居民家的供暖設施損壞非常嚴重,“如果維修改造全歸熱企負責,這筆費用根本拿不出來,也收不上來,沒有熱企愿意接這個燙手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