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制板式散熱器在我國尤其是南方地區適用性很強,被贊譽為“與壁掛爐匹配度100%”,廣受用戶朋友的喜愛和青睞。為讓人們更多的了解鋼制板式散熱器,加深對其生產制作和使用性能的認知,小編將詳細介紹它的發展進程,并對在我國的使用現狀給予重點講解。
一、鋼制板式散熱器在歐洲
鋼制板式散熱器起源于歐洲,19世界末在歐洲貴族宅邸興起,采用鑄鐵浮雕單柱形式,價格極其昂貴,作為一種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會。
1900-1920年間,采暖散熱器得到廣泛認可,并用于教堂、劇院等上流社會交際場所,造型多為散熱量大的多柱、鑄鐵浮雕散熱器。
1920-1930年間,單柱鋼制散熱器誕生,明顯提高了生產量,滿足了社會需求。
1930-1950年間,多柱鑄鐵和多柱鋼質散熱器產生,普通家庭都可以用來采暖。
1950-1960年間,鋼質板式散熱器以散熱量大、外觀簡潔、大方、價格適中,受到人們青睞,成為主流產品。
1960-1980年間,人們試圖用鑄鋁暖氣片取代鑄鐵和鋼制散熱器,但由于鑄鋁型材粗獷簡單及不能很好解決堿性水質腐蝕問題,故而在1980-1990年期間散熱器主流又回歸到鋼制。
二、鋼制板式散熱器在我國
我國鋼制板式散熱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20世紀70年代,鑄鐵散熱器在我國全面普及應用;
20世紀80年代,鋁制、鋼制散熱器誕生,并艱難成長;
20世紀90年代,新型鋼柱與板式散熱器在我國開始應用,形成與傳統鑄鐵散熱器分庭抗爭的局面。
現在,業內專家一致認為,鋼制散熱器是鑄鐵散熱器的理想替代品,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998年,建住辦(1998)005號關于轉發建設部<
新聞中心